第371章 战争过程-《抗战之战地记者》


    第(1/3)页

    可是为什么,与常校长有着如此恩怨的李宗仁还能担任这种重要的职位呢?

    这里就不得不说到国人面对危机是所迸发的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了。

    自从卢沟桥事变后,随着日军的暴虐行为不断升级,中国民众由最初的恐惧迅速变成了激愤,民族危亡成了全中国人最紧迫的事情。

    在这时刻,常校长终于站了出来,他发布了告全民书,宣布号召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开始联合起来,全面抗战。

    在常校长的号召下,全国各族人民纷纷响应,一时间,大家的亢奋精神被点燃了。

    其中包括各地的军阀也是一样的,他们一改之前的只知自保实力的一盘散沙状态,甚至云南、贵州、四川等偏远地方的各路军阀,也都依附了常校长,听从常校长的统一指挥。

    在抗战初期,大家都是尽了全力的!

    毕竟常校长虽然是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领导,但是只靠自己的那点中央军去抗击日军那是不现实的,所以在抗战期间只要愿意抗日的地方实力派,都委以了重任。

    李宗仁作为地方做大的实力派实力派,而且是一个坚定的抗日悍将,非常认可常校长的“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

    所谓的以空间换时间,是在特殊时期,所做出的一种无奈战略。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全面抗战爆发。

    当时,白崇禧任国民党政府军副参谋总长兼军事训练部长,他提出了“游击战与正规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的策略。

    在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之后,便决定令孙运璇厂长,尽量将电力设施撤往陪都重庆,以维持中国的重工业运作应付战争。

    毕竟重工业才是中国抗战的基础,也是胜利的希望所在,所以随着国民政府内迁,很多重工业都搬到了内陆地区。

    这个时候,为了争取更多的迁移时间,南京国民政府特别密令张自忠将军于日军侵占华北初期,担任北平市长,兼任29军第38师长。

    张自忠将军的任务就是与日军周旋,缓解敌军攻势,并且争取后方整补时间,以拖延战术换取国民党政府有充足时间准备全面战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