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徐州会战结束2-《抗战之战地记者》


    第(2/3)页

    但是范文林还想去报道来着,不过对方出于秘密任务,没有答应范文林的请求。

    这一点也是国军在前几次的战役失败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李将军作为徐州会战的最高指挥官,以自己成功的战役战术行动,给当时最高统帅部业已制定的“持久消耗战略”作了完美的注解。

    早在抗战初期,李将军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古老庞大而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有效的抵抗外族入侵问题,就从战略上作过深入的思考。

    他曾在其《焦土抗战论》中,分析了当时中国工业、交通的落后状况。

    指出:“从战略方面说,若日本侵略者实行堂堂正正的阵地战,则彼强我弱”,“故敌人利在速战速决”,“但吾人必须避我所短,而发挥我之所长,利用我广土民众,山川险阻等条件,作计划的节节抵抗的长期消耗战”,“到敌人被深入我国广大无边原野时,我则实行坚壁清野”,“发动敌后区域游击战”,使“敌人疲于奔命,顾此失彼,陷于泥沼之中”。

    民国二十六年10月12日,李将军就任第5战区司令长官正值上海已失,南京危在旦夕。

    他从战略上判断:京沪战事一旦结束,津浦线必然是敌人攻击的目标。并根据对形势的分析,提出抗战的战略重点是“以空间换取时间”。

    南京失守后,面对日军三路大军以猛虎扑羊之势,向徐州的夹攻,李将军深知自己的部队难与敌军相火拼,他抓住敌军骄狂之弱点,运用自己数万之哀兵,与敌展开运动战,“敌进我退,敌退我打”。

    正所谓,哀兵必胜!

    徐州会战虽然未能全部歼灭敌军,但它却把阵地战、运动战和游击战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主动歼敌一部达到防御的目的,从战略上来讲是正确的。

    它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军事已由消积防御向积极防御的某些转变。正如陈将军所讲:“台儿庄之战胜即我游击战、运动战在战略上之功效也。”

    徐州会战以中国军队的撤退而告终,但这一撤退是防守后的撤退,它使日军围歼中国军队主力的计划全部落空,挫伤中国军民抗战意志的目标未能实现。

    这一点对军来说,尤为重要!

    经过长时间的战争,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想要短时间内靠武力拿下中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所以这个时候他们将目标转移到了摧毁军民的抗战意识,只要意志崩溃了,那这个国家离灭亡就不远了。

    只是很可惜,他们的目的在这一次的战争中再一次失败,甚至还激励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而中国军队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战略上符合持久消耗战的作战原则,并为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宝贵时间。

    徐州会战对中国及其军队具有划时代意义,它证明,中国的军队虽然武器劣、训练差、缺乏统一性,但在一次“典型的战役中”毕竟能够以优越的战略策划击败日本人。

    对这次胜利贡献最大的部队之一竟是一些装备落后、缺乏训练的“杂牌军”。

    其中最为惨烈的,莫过于一只震惊世界的军队,这只以地名命名的军队,川军!

    草鞋斗笠出蜀川,誓死报国不生还!

    台儿庄战役中最悲壮的序幕就是滕县保卫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