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愿英魂长眠-《皇明天子》
第(2/3)页
但是这食堂的伙食,就是说破天去,和孙传庭也没有多少关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钱,没粮,没肉,孙传庭也只能带着勇字营的军卒们,精神胜利。
“且坐下说。”朱由检就这稀米汤,和孙传庭两个人吃着糠窝头,直到一人就着咸菜吃掉了一整个糠窝头之后,朱由检才将稀米汤呼噜噜的喝完。
糠窝头可不是后世那种玉米面窝头,金灿灿黄橙橙,蒸的时候生怕不好吃还要放点糖。
他这糠窝头是糠皮做的,什么是糠皮?米壳,种皮也。
这糠窝头一口下去,朱由检整个嗓子都像是被刀剐了一遍一样,生疼。
朱由检心有余悸的看着那糠窝子说道:“糠窝子不好吃,朕原来以为朕这第一次吃新鲜些,会不那么难吃,结果真的听难吃的。”
孙传庭乐呵呵的看着万岁笑着说道:“万岁有所不知,这糠窝子是泡着米汤吃的,万岁爷这生嚼的吃饭,臣也是头一次见。”
朱由检掰了一块放进了稀米汤里,泡着搅合了下,又尝了尝,味道顿时好多了,有点后世那种大麦茶的感觉。
“伯雅也不早些提点朕。”朱由检也是哂笑,孙传庭居然敢在这件事上,欺君罔上!
但是简在帝心就是为所欲为。
孙传庭让大明皇帝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苦头,皇帝也只是一笑而过,若是钱谦益敢这么干,大明皇帝可能直接把他拉到菜市口剁了。
什么是双标?这就是典型的双标。
“大师傅,这窝头管饱吗?”朱由检忽然大声喊着。
“回万岁,管饱。”饭堂的师傅大声的回答着,这可不敢欺瞒。
朱由检点了点头不由的说道:“那还行。”
事实上,朱由检并不是一个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之人,他在皇宫里也看了不少张嫣做的账目,也知道大明连年大旱,北方冬日无雪,来年必是蝗灾遍地,南方倒是不旱,倒是涝的厉害,大水至,良田万顷泡在水里。
苏松湖广等地县令们上的奏疏,朱由检看着都是一阵头皮发麻。
小冰川气候的威力,可见一斑,能够糠窝子管饱,已经很不错了。此时的建奴连上下通传的官文都是写在辽东都司的公文的背面,可见其贫瘠。
但是建奴主们在连年饿死人的情况下,依旧将粮食收到沈阳,然后或者卖给袁崇焕,或者卖给毛文龙,或者卖给漳州粮商们。
“万岁,今年肥肥肉又涨了价,本来一分银现在已经两分半了,采买的人实在是舍不得买,不知道万岁要在营里晚膳,这不打仗,就没供肉。”孙传庭还是解释了一下为何现在吃糠的原因。
无战事,都差不离,只有打起来,才会有肉,才会有酒,这也是规矩。
否则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买卖,谁干?
毕自严在旁侧稍微解释了下的大明的配给的原则,朱由检才明白,为何酒肉都可以是封赏,为何大明剿匪之后,匪徒们的脑袋可以折肉米,而不是直接给银了。
“平日操练也是极其辛苦,能多补一些还是要进补一些。”朱由检接过了王承恩的方巾,走出了饭堂。
太阳西下,暮色沉沉,天边是大红色的火烧云,整个西方都被点燃了一般,通红一片,而此时营地的校场上空无一人。
按照规定,他们这会儿都在洗漱,一会儿就会列队到饭堂吃饭,吃完饭后,夜里并不会休息,而去学堂里读兵书。
读书,并不是孙传庭的特别安排,而是大明的惯例。
勇字营五百余人在未来都是各营地的军将,若是不知兵法,那是打不了仗的。
事实上,大明在九边地区设立着大量的文武学学舍,而这些学舍在洪武年间就已经开始投入使用,至今已经有足足两百余年,大明的武官们的确是以力气见长,各种千总、把总、总兵官,都是武举人出身,但是说他们目不识丁,那是假的。
大明也是以这种文武学舍制度,进行了长时间的教育,大约要持续十二年到十五年的时间,一个合格的九边千总,他的文化课也是达标的。
不过随着九边各种官豪的出现,文武学舍和军屯一样,都被侵占了,但是卫所,依旧设立这自己的学校。【出自《明代九边史地研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