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娘家人-《终宋》


    第(2/3)页

    故而必须果断。

    从这点而言,众兄妹中,大姐儿是最像他的。

    反倒是五郎,遇事犹豫不决,尚不如大姐儿,否则今次他都不必来这一趟了。

    罢了,成全了大姐儿便是,回去之后,带五郎去向陛下求情了。

    ……

    既出了城,要离开汉中便不难了。

    汉中向来鼓励商旅,北面的走私商贩只要肯卖马匹与铁器,即可入境,还会发放通行文书。

    在北面和江南的走私贩到了这里,反倒能得到正经商人待遇,只是不能携带武器,看管也严,以防闹事或打探机密。

    张弘范是随着商旅来的,亦是随着商旅走。

    他策马奔至城固,换乘商船,顺江而下,还是准备走拖雷迂回灭金的路线。

    两日后,商船行入汉江峡谷。

    张弘范倚在船舱内,摸着唇上短短的胡茬子,忽洒然一笑。

    “管它呢。”

    胡须总归还能再长,大丈夫何必在意这点细枝末节?

    其余难事,也不过如此了。

    以平生之才气,总能有办法保住五郎。

    张弘范思及至此,顿觉心念一阔。

    这一刻的他已比之前的美髯公又多了气概。

    再想到从小就疼妹妹,今次她将要出嫁,自己千里而来,不送上祝福却留书恩断义绝,未免显得气度窄了,被李瑕比下去。

    但既做了,也无甚好后悔的,人各有志,各尽全力罢了。

    张弘范哈哈一笑,随口又拟了一句自嘲。

    “世事莫论量,今古都输梦一场。笑煞利名途上客,乾忙!”

    大笑出舱,他负手立于船头,看着船压着江上浪花,仿佛只是来旅行了一遭。

    眼前天高云阔,正觉斗志昂扬,忽见汉江边上有数十骑自东面奔来。

    张弘范眯了眯眼,看了一会,忽然愣在那里……

    ~~

    四月十五日。

    入了夜,平陵郡王府与张文静暂居的院落内外还是一片繁忙。

    婢子们忙前忙后,小院里不时传来雁儿安排诸事的喊话声。

    闺阁中带着胭脂香气,红烛通明。

    张文静正在试穿她的婚服,打扮妥当,铜镜中照映的容颜美得不可方物。

    “美得连我这女冠也动心呢。”元严笑语道,“好了,别看了,试试这凤鞋。”

    “明日就出嫁了啊。”

    “你也莫再介怀了。”元严见张文静有些走神的样子,不由宽慰道:“逐出家门也好,至少张家不会有事。”

    张文静先是眉眼一低,才抬起头来,道:“本就不会有事,我料定了忽必烈不可能敢在这时候动家里,这才跑出来的。”

    “那你为何还有心事?”

    “哪有心事?”张文静笑了笑,低语道:“害羞嘛。”

    元严叹惜了一声,正要开口,忽听院里雁儿喊了声“郡王”,她愣了愣,忙堵到闺门边。

    “郡王此时不宜见新人……”

    “元录事见笑了,我与文静说几句话……”

    张文静回过头,竟见李瑕堂而皇之走进来,不由羞恼道:“出去,你快出去,哪有这时候见面的。”

    李瑕笑笑,道:“有正经事与你说。”

    “那也不成,明日可是我嫁人的大日子,今夜不许过来。”

    张文静拾起桌上的帕子抛过去赶他。

    她那凤鞋还未穿,坐在那也走不开,须臾已被李瑕抱起,坐在榻边。

    “快放开,真打你了。”

    “说说话吧,要成亲了,不想你带着心事。”

    “哪有心事。”张文静笑道,“明晚再说好么?”

    话虽如此,她还是将头埋在李瑕怀里,蓦地一阵委屈。

    “别担心了。”李瑕轻轻拍着她的背,道:“我绝不信忽必烈敢在这时候动张家,他人还在去哈拉和林的路上,这时候若敢相逼,一个处置不当,中原一乱,简直是取死之道。”

    “我知道的,正是想通了这些,我才敢来找你嘛。”张文静道:“我一小女子,若只因我便处置一方世侯,那才叫笑话。”

    “那是因被逐出家门委屈了?地理位置就决定了张家本不可能现在叛蒙,我没想过如今就拉拢张家,既如此,干脆先划清界限也好,你家里更安全。”

    “不委屈,早晚叫父兄知道我的眼光才高。”

    “担心张五郎?”

    “嗯。”

    张文静应了,随后又嘟囔了道:“五哥也太傻了。”

    李瑕道:“我理解他,这般大事,他做不了主的。”

    “他若没个主张,倒是派人来见见我们啊。”

    “其实,是有默契的。”李瑕道:“我暂时并无攻击史家、取河南的实力,张五郎投过来也无用。不如等上一两年,李璮举旗,我出兵河洛,到时他再考虑才实际。若肯投我,举亳州之兵袭史天泽腹背,东结李璮,大事可期。若能暗暗等到那时,于他、于我都是好结果。

    故而,我也想保住张五郎,让他慢慢观望。为此我放出了许多假情报,构陷商挺、史天泽、仪叔安等人,造成河洛一带人人都可能有异心的假象。张五郎藏身于假象之中,才有可能瞒住忽必烈的眼睛,这也是我当日想与张九郎说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