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方以智之肚量乃宰相之肚也-《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第(2/3)页

    比如杨嗣昌,    崇祯被杨嗣昌的剿匪计划说的心服口服,但剿匪失败后,    杨嗣昌被逼自杀身亡。

    当然,还有,像卢象升、孙传庭,喜欢他们时称他们是国之重将,不喜欢他们时反复的打入诏狱。

    杨嗣昌死后立马就轮到了陈新甲,说他是为崇祯背了黑锅嘛,好像也是,说他无能吧,确实也没有打赢过一仗。

    等等崇祯一系列的弱智之举,兵部尚书他明着杀了好几个,逼死又是几个,首辅也杀。

    崇祯这种喜欢你就跟你掏心掏肺,一旦不如意就千刀万剐的性子,怎么可以是当皇帝该有的性子?

    你要说他不听臣子的话吧,他也是很听的。比如撤邮驿这种事,比如削弱锦衣卫与东厂这种事,比如说撤掉太监监军这种事,比如听信臣子催促洪承畴去解锦州之围最后导致辽东最后十三万精兵丧失这种事,    比如说听信臣子说助饷有违天和导致他的儿子夭折所以杀了首辅薛国观的事……

    正是崇祯这种心志不坚定的做法把朝堂的君臣之心搞得离心离德。

    祖大寿为何两次降清?当年祖大寿为袁崇焕提头担保,    但崇祯怎么做的?说千刀万剐真千刀万剐。

    祖大寿也怕啊,怕崇祯哪一天突然把他祖大寿给剐了。

    洪承畴为何一开始抱有死志,后来投降了?他心有不甘是真,但这崇祯皇帝某些做法让他这样的臣子去殉道他觉得不值当,不是明君。

    像这次,如果不是王恩提醒估计崇祯又要干无功便封官的事了,这样没有根据随便提拔官员你让其他官员怎么心服?

    不信服他们就要攻击与挖被提拔官员的黑料,一挖,你崇祯又觉得提拔的这个官员真让人伤心了,然后杀之。

    这就是崇祯不懂帝王之术,如果你真喜欢某个大臣,你就尽量不要把他推出来接受大家的攻击,如果他天天要与其他人进行党争了,哪还有心思做得好国事?

    等这个大臣用功绩让其他的反对派闭嘴了,你再把他提到重要位置,这样他既有皇恩又有政绩,这才能够让众臣子心服口服。

    崇祯看着王承恩的跪谢他眯了眯眼,没说啥。

    “这个周延儒也是可以的,有点首辅的担当。不过,今天闹事之人该处罚还是要处罚的,去,让内阁出一份处罚的奏疏来。”崇祯让王承恩去通知内阁。

    然后他继续开始工作,只是没一会儿,王承恩又回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