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五十万大军和圣旨是玩笑?-《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2/3)页

    考虑到前方没有统兵主帅,齐泰怕夜长梦多,不敢与黄子澄扯皮浪费时间,在徐辉祖的建议下,决定向黄子澄妥协。

    不过他向黄子澄提出几个建议,必须带着郭英和瞿能等诸将,调驸马梅殷备军待战,黄子澄大喜,当然一一答应。

    次日早朝,建文帝朱允炆正式下旨,任命左军府都督、太子太傅、曹国公李景隆为征虏大将军,总领伐燕诸事,郭英为左将军,代替李坚,又调四川都指挥使瞿能父子驰援,另有前军都督府左断事高巍、谷王府长史刘璟(刘基次子)随军参赞军事。

    征调山东、江南、河南、湖广、安徽各都司数十万兵马,加上前期兵马,合计五十万,再次伐燕。

    与此同时,根据齐泰的意见,让驸马梅殷镇守淮安,统筹备战。

    淮安是江南水道最重要的一个战略要地,从淮安走水道,四通八达,北可往山东,南可到京师,西可进河南和湖广,梅殷的任务除了镇守淮安,还要负责囤备后续兵马,随时准备支援前方。

    因为此时大明朝正在全国动员,抽调各都司兵马,有的距离太远的,像福建两广都还在路上,到时会统一,或在淮安集合,或直接前往临清。

    朝廷已经下定决心,集全国之力,伐灭燕逆。

    圣旨颁完,满朝文武三呼万岁,很多人听到五十万大军,都是精神振奋,已经感觉到燕逆要不费吹灰之力的被朝廷大军所碾压。

    等群臣平身之后,突然有人走到中间,跪于御前,说有本奏。

    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随军参赞高巍。

    高巍上书,言:“臣愿使燕。披忠胆,陈义礼,晓以祸福,感以亲亲之谊,令休兵归籓。”

    当时齐泰的脸就发黑。

    朝廷几十万大军整军待发,大量的粮草辎重也正在龙江关码头集合,这个时候你还说什么劝和?

    但令齐泰没有想到的是,建文帝朱允炆和原历史上一样的反应,想了想后,居然同意了。

    高巍上书在圣旨伐燕之后,已经够荒唐,但建文帝朱允炆还同意,这当场让黄子澄和齐泰傻眼,朝中很多文武也傻眼了,很多人感觉前面的圣旨和五十万大军像是过家家一样。

    齐泰扭过头,正好与徐辉祖对视,两人心头同时涌起一阵不好的预感。

    ----

    北平城的一座院子里,景清刚刚从布政使司衙门回家。

    燕王起兵之前,他为北平布政使下面的左参议,从四品,因和燕王聊过几次,燕王觉的他言论明晰,非常赏识。

    燕王起兵后,他和郭资、墨麟等人第一批率先投降,很快也得到燕王的重用。

    郭资被任命为北平布政使,景清被任命为左副都御史,一起升了官。

    这天景清刚回家,便让人召来两个外甥刘固和刘国。

    “舅舅。”两兄弟上前拜见景清。

    景清走到门外,小心看了看院子,确定外面没有人,这才关上大门,然后走向里屋。

    两兄弟跟着进入里屋。

    “外面现在什么情况?”景清这时问。

    刘固道:“我们刚刚走水路带了点粮和盐过来,在我们上船的最后一刻,听说朝廷已经决定关闭水驿道。”

    景清听的瞠目结舌:“这都打了快两个月了,才关闭水驿道?”

    朝廷诸公是怎么想的?

    景清只是个文官,也知道如果两国交仗,必然要想办法在各个方面限制对方。

    “陆路还可以走的,据说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北方百姓和官员,能逃离北平。”刘国叹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