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我怎么对的起我三弟-《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第(2/3)页

    ——

    建文元年十二月十九日,燕王朱棣借着寒冬出师大同,朱高煦这次没随军出战,留守北平。

    十二月二十四日,燕军抵广昌,守将杨宗投降,次年(1400年)正月初一,燕军抵达蔚州,守将王忠和李远降。

    这两人中,李远可算一代良将,能力与徐忠李彬不分上下,甚至更甚,如果他要早点投降,在燕王起兵前就投诚,地位绝对要高于徐忠和李彬。

    二月初二,燕军官攻打大同,久攻不下。

    其实从整个靖难经过来看,明军攻打坚城能力极差,燕军也好,南军也好,正常情况下打什么城都打不下。

    南军打个小小永平,打了几年都没打下来。

    燕军打真定,打大同、打保定、打济南等,只要守军奋力抵抗,几乎也打不下。

    所有被燕军打下的城,要么被偷袭,要么被里应外合。

    所以明初这批所谓的精锐明军,攻坚能力真是一塌糊涂。

    大同守将为陈质,原是宋忠部下。

    跟着宋忠时,没过住怀来,因为怀来当时全是燕王的旧部,直接反水了。

    陈质看情况不妙,带着兵马先跑,跑到大同,然后立刻控制代王,你看看,没有宋忠这庸将上司嵌制,陈质表现非常好。

    然后他就凭几千兵马,死守大同,燕军数万兵马攻之无效。

    与此同时,因为大同有代王,且是军事重地,位置非常重要,李景隆不得不发兵去救大同。

    燕王见打不下大同,也就不着急,故意等着。

    等李景隆兵马出了紫荆关后,燕军立马从居庸关返回北平。

    这会正是天寒地冻,南军在冰天雪地中白跑近一个月,人困马乏不说,兵士还冻死冻伤不少,士气大损。

    而燕王真特么运气好,他在前往大同的途中,还遇到鞑靼国公赵脱列干、司徒赵灰邻帖木儿、司徒刘哈喇帖木儿从沙漠率众来投。

    因为寒冬,草原上日子不好过,这三个蒙古人也不知道明朝内战打成什么样,估计是想找个靠山,和朵颜三卫一样,寻个好地方安置。

    朱棣以明朝的名义把他们收归帐下,又白捡了一支蒙古骑兵。

    同月,之前燕军略攻不破的保定府,居然主动归降,投降燕军,这让燕王一下子拥有保定府,永平府,北平三府之地。

    靖难之战前后打了数年,无论其他地方得失如何,这三府可是一直牢牢在燕王手上。

    所以建文二年二月,燕王是喜事连连,运气好到爆。

    中间李景隆和朝廷与燕王也扯皮了一段时间,相互写信,都是在指责对方,朝廷还故意把黄子澄和齐泰暂时免了,想稳住朱棣。

    但这种事大伙都知道是在玩表面功夫,谁都不相信谁,最后还是要靠战场上来说话。

    建文二年四月,大明朝廷自认为经过几个月的重新部署,终于可以再次发兵了。

    李景隆又一次集合兵马,这次足足有六十万之众,几乎举国一半之兵,再次征讨燕逆。

    此次朝廷从全国各地调兵,远在千里之外的云南兵都有到场,由陆凉卫指挥使滕聚统率。

    这陆凉卫是云南卫所,代表着云南沐家对朝廷和建文帝的支持。

    但话说回来,云南全省纸面上有数十万兵马,沐家只派出这么一卫兵马,确实有点说不通,这也难怪朱棣登基后没找云南麻烦的原因。
    第(2/3)页